作家林特特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第15章 速度,回家上班,作家林特特,书路文学网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
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/畅读/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,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。

晚上九点多,彭主任发来消息,“陈老师,先按今天说的版本,弄一版吧。”

“前三集要改吗?”陈雨刚给郎甜甜喂完过敏药,这是今天护目镜摘摘脱脱的结果。

“先这样吧,看看大领导怎么说。”彭主任不给确定的消息。

陈雨没回,老方开小窗和陈雨私聊,“快,速度代表诚意,年前拿出来,说明我们的效率和实力。我的姑奶奶啊,你不知道,后来送彭主任去南站的路上,我怎么把她哄好的。我先赞扬她年轻貌美有魅力,再夸奖她怎么能够事业家庭两丰收呢,培养了这么优秀的儿子,最后承诺,她儿子学成归来,我给推荐工作,解决实习单位,让你带带,学点真本事。”

“你饶了我吧!”陈雨第一反应,还没把反应敲给老方,她灵机一动,回老方:“好主意啊,以后再合作,就让她儿子提策划案、交稿、交片,没有一次不过的。”

朗因今晚不回来,家里只有娘俩。郎甜甜执拗地要求陈雨陪她睡,被窝里,陈雨的腿挨着孩子的腿,被窝外,孩子的小脸蛋贴着陈雨的胳膊肘,陈雨小心打开电脑,拧亮床头的小灯,进入工作状态。

她是出了名的手快,剩下的三集,一个半小时完成。陈雨有个习惯,边写边念,郎甜甜在半梦半醒间,听着妈妈念念有词——

“第四集 谷粱之味

青海喇家遗址是目前我国惟一的灾难遗址,有\u0027东方庞贝\u0027之称。在这里出土了一碗历史最久远的面条,它最主要的成分就是小米,科学家们在实验室里还原了它的制作工艺,让现代人可以穿越时空品味4000年前谷子的滋味。

欧亚大陆自古以来广泛栽培粟作物,中国人则把小米吃出了味道,吃出了文化。山西人习惯用小米做米汤、米粥,陕北冬季严寒,户户造米茶,将糜子炒成熟米,或者将糜子面炒成炒面,冲上开水就可以吃,俗话说\u0027陕北有三宝,熟米炒面老羊皮袄\u0027。陕北人还把小米加工成黄米面,制作成\u0027油馍馍\u0027、\u0027黄馍馍\u0027,陕西黄陵有黄黄馍,简称黄黄,河北蔚县则有甜馍馍。小米面可以做成美味的点心,比如北京小吃\u0027驴打滚\u0027,西北的黄米凉糕。粟米也可入菜,湖北江陵是有名的鱼米之乡,新粟米炊鱼子饭是一道名菜。在清代李渔的诗作和齐白石的画作中,至今都能寻到这道菜的踪迹。

小米的烹调方式不光是为了美味,也有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上一章 目 录 下一页
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+

暖阳向冰

纵有千行

全民基建:神级工程大佬

工地仔

盛夏诗篇

郑雨歌

听我心声,娘亲鞭抽渣爹手撕小三

越知秋

快穿:攻略反派进行中

糯米珠

快穿:一心搞事业的大佬把心丢了

睡不够的王小花